英国有个“儿童十大宣言”,对中国孩子也同样受益!
第一、“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!”
教育孩子人人有若干权利,如呼吸权、生命权、隐私权,这些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。告诉孩子,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的安全权,安全重于一切。
第二、“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!”
孩子应当知道身体属于自己,身体的某些部分应被衣服所覆盖,不许别人看,不许触摸。孩子有拒绝亲吻、触摸的权利。
第三、“生命第一,财产第二!”
告诉孩子在遇到暴徒时有权坚决拒绝暴徒的要求。许多暴徒表面凶狠,内心却很胆怯。
所以众多孩子齐心协力,一齐高喊“滚蛋”,通常能把坏人吓跑。万一遇到真正的身体威胁,孩子身单力薄,一般只能向坏人屈服。有时,孩子们会担心被坏人抢去财产回家挨打受骂。
例如有的小孩会想:如果我的自行车被坏人抢了,父母准会打死我。应告诉孩子,他们的身体安全比自行车重要得多。
第四、“小秘密要告诉妈妈!”
向孩子保证,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只要孩子向父母讲明真情,父母都不会怪罪的,而且会尽力帮助孩子。当孩子向大人说实话时,他们应被充分信任。大人应当马上信任孩子并及时帮助他们。例如,在性骚扰事件中,如果孩子向大人诉说,而未得到信任,这种骚扰也许会经年累月地持续下去。
第五、“不喝陌生人的饮料,不吃陌生人的糖果!”
有权不听陌生人的话,不喝陌生人的饮料,不吃陌生人的糖果。有权对毒品、烟酒坚决说不。
第六、“不与陌生人说话!”
孩子有权不和陌生人说话。
当陌生人与孩子说话时,孩子可以假装没听见,马上跑开。生人敲门可以不回答,不开门。告诉孩子,对陌生人不理睬是对的,小孩没有能力帮助陌生人,大人绝对不会认为这是不礼貌的。
第七、“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,破坏家具!”
为了保护自己,孩子有权打破所有规章和禁令。告诉孩子,在紧急之中,他们有权大叫、大闹、踢人、咬人,甚至打破玻璃,破坏家具。司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。
第八、“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!”
遇到坏人、地震、大火,孩子应当果断逃生,拔腿就跑。自警、自救、自助,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挥。
第九、“不保守坏人的秘密!”
告诉孩子,即使他曾发誓不告诉别人,但遇到坏人欺负一定要告诉家长,这些秘密千万不要埋藏在心里。比如有人欺负了你,他往往说:“小朋友,这个事告诉爸爸妈妈是不对的,咱俩拉个钩,这是咱俩自己的小秘密。”这个对不对?坚决不对,所以要让孩子知道他有不保守秘密的权利。
第十、“坏人可以骗!”
遇到坏人,可以不讲真话。机智应对,才是好孩子。
要“陪”孩子成长,不要“替”孩子成长!
今天的父母面对孩子那么心浮气躁,是因为什么?
虚荣!
孩子考试没考好,你觉得没了面子,便拳脚相加......
孩子没考上大学,你觉得丢了面子,于是冷眼相待......
孩子有了点儿成绩或考上了大学,是给你增添了光彩,于是到处炫耀,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连在了一起......
把考高分的孩子当成往自己脸上贴金贴金的招牌,把有缺点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耻辱,把有特长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摇钱树。
这是为什么?
是虚荣!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!
有的父母甚至说:“考不上大学你就别回家来!”这是多么不负责任!作为你的孩子,无论他犯了多大的错误,做父母亲的也不能说出这样的话,难道只有上了大学才是有前途吗?
有些父母看到儿女上了大学,尤其是上了重点大学,高兴啊,以为真是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使命!但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?说不定是一悲剧!
每年,大学中自杀的学生不止一个两个。如果这是你的孩子,你怎么办?且不说孩子承受力如何差,单说家长一生的心血,不都付诸东流了吗?
为了让孩子能够出人头地,家长真是操碎了心,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想好、办好,甚至把孩子将来的前途都设计好了。但活生生的现实向我们发问:你的那些设想和做法,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孩子成长的规律吗?即使什么都替孩子打点好了,你能够真正替孩子把人生的路走到底吗?
世界上最长的路是人生之路!
人生路上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使命!
那么,父母的使命是什么呢?
做孩子的知心朋友,陪孩子走一程!
可我们有些父母却忘记了自己“陪”孩子的使命,反而喧宾夺主,把“陪”变成了“替”,把“配角”当成了“主角”。
孩子上小学,替孩子收拾书包,背书包;孩子上大学,替孩子扛行李,收拾床铺;孩子去春游,替孩子在车上“抢”座位;孩子要考大学,替孩子选学校,选专业;孩子参加兴趣班,替孩子报兴趣班......难怪有人说,孩子有点儿什么事情,最忙乎的是家长。
家长包办一切,孩子却没有事情可做了;家长情绪饱满,乐此不疲,孩子却早没有了兴趣,在一边“旁观”。
“减负”以后,我去北京几所重点小学和孩子们聊天,想听听他们说一说“解放”后的“快乐”感受。
谁知,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愁眉苦脸地对我说:“减负前,我妈给我报了三个兴趣班;减负后,我妈说这回有时间了,不能闲着,又给我报了两个兴趣班。我苦死了,哪儿有快乐呀!我每天真是度日如年啊......”
像她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。
家长们对设计孩子的未来兴致勃勃,孩子却觉得苦不堪言。家长替孩子着急,替孩子花钱,替孩子受累,到头来孩子非但不领情,反而感觉被爱得“死去活来”。
我们真应该冷静地想一想,我们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,孩子不愿意学,不想学,不好好学,我们岂不是白花钱。
有位爸爸让孩子报兴趣班,将来好在上大学时加分,前后花了两万多元,结果孩子不但没有学出来,没有考上大学,反而对生活失去了兴趣,想要自杀。这位爸爸真是追悔莫及
“替”和“逼”的背后是什么呢?
虚荣!
过去人们在一起比吃,比穿,比钱多,比家用电器高级,现在呢,发展到了比孩子。比谁家的孩子上了重点学校,比谁家的孩子考了高分,比谁家的孩子上了父母期望的大学......把孩子学业上的成就当成装饰品,当成向别人炫耀的资本。
在我国一个偏远的小镇,有一个小学体育老师,一心希望儿子能出国留学光宗耀祖。但儿子分数差了一点儿,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。父亲着急得不得了,到处托人找关系,想让儿子早一点儿出国。最后,通过一个中间人,交了二万美金,终于把儿子“弄”到了美国。父亲逢人便说:“我的儿子出国留学去了!”
儿子出国以后,先后把自己挣的一千美元寄回了家。父亲立刻“牛”了起来,穿戴也讲究了。后来,儿子被打伤了。他给父亲打电话诉说了自己的遭遇,并提出要回国。父亲勉强同意了。儿子回来以后,父亲很不高兴,说:“你真不给我争气。我现在正在竞选校长呢,你偏偏这个时候回来丢我的脸!你最好找个没人看到你的地方呆着去!”
这是个很典型的例子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虚荣心是很可怕的东西,父母的虚荣心会给孩子带来伤害。
正如一位名人所言:“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,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,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!”
很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工具,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,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,于是,一味地要求、强迫孩子,不尊重孩子。殊不知,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。
我们要认识到,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,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,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。
和孩子一起成长,我觉得谁都不是先学好才当父母的,都是一边学一边当的。孩子也不是说生下来就知道怎么做孩子,爸爸妈妈和孩子都要看到,我们都是一张白纸,但路要一块儿走,不停地学习,什么事都要去积极面对,不要回避,总之要走到这一步的,只要体验就是财富。
所以呼唤社会,爸爸妈妈要成为知心妈妈、知心爸爸,老师要成为知心老师!
孩子拉着手一块儿往前走,遇山就爬山,遇水就过水,这个东西没什么了不起的,什么事要去积极面对,不要回避,总之要走到这一步的,只要体验就是财富。
爸爸妈妈要成为“知心妈妈”、“知心爸爸”,老师要成为“知心老师”,孩子心灵的诉说要有一个对象,什么叫沟通,沟通就是倾诉和倾听,你听我说我听你说,能有这样的环境,培养孩子长大就够了。
亲子同做的七件大事:
和孩子一起学习!
和孩子一起阅读!
和孩子一起谈性!
和孩子一起交友!
和孩子一起上网!
和孩子一起分享爱!
和孩子一起制造快乐!
编辑:陈老
学校地址:淮南市经开区啤酒厂路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