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淮南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
信息技术学科考试纲要
一、编写说明
为了全面考查初中毕业生信息技术水平;引导和促进教师转变育人观念,改进教学方式,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,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目标;淮南市教研室依据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》及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》、依据新课标、围绕新教材(兼顾零起点和非零起点版本)并结合我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际而编制了《2016年淮南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信息技术学科考试纲要》,以下简称《纲要》。《纲要》对我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的目标、范围、形式、试卷结构和难度的分布等提出的明确要求,是我市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命题的依据。
初中毕业信息技术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的终结性考试,目的是全面、准确地评定初中毕业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。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,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二、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
1、考试形式:无纸化考试,即整个考试过程在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进行,使用统一专用考试软件单人单机考试。
2、考试时间:30分钟
3、试卷分值及结构
(1)分值:卷面分值为100分。
(2)结构:整个试卷包括选择和操作两种题型,选择题和操作题的分值比大体为1:1。整个试卷的试题难度分为了解、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,其中了解层次占20%,理解层次占40%,掌握层次占40%。
(3)题型:单选题(共10题,每题5分,总分50分);操作题(共3题,总分50分):A.文字录入题1题(10分);B.office操作随机抽选1题;C.Flash和Photoshop操作随机抽取1题。操作题类型将逐年增加vb、机器人等内容。
(4)难度:中等
(一)考试目标要求
信息技术中考要考核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知识与技能
①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,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、加工、管理、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原理,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。
②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,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,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。
2.过程与方法
①能从日常生活、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,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。
②能根据任务的要求,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,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有效性。
③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采集、存储和管理。
④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、发表观点、交流思想、开展合作。
⑤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,通过有计划的、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,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、完成信息作品等。
⑥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,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。
3.情感态度价值观
①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,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,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。
②能辩证的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、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。
③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,负责任地、安全地、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。
信息技术中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,注重考查能力,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。通过考核知识及其操作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,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。
(三)、考试能力要求
信息技术中考,考核的主要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:
1.观察能力
能正确认识有关信息技术设备(如多媒体计算机设备)的相关部件及结构特点,能了解常用软件的操作。
能观察并认识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程序化思想,理解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。
能观察并认识多媒体技术呈现信息、交流思想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及特点。
2.记忆能力
能准识记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知识,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等。
能识记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、VB设计环境下的常用语句格式和作用,能观察并重现VB界面及常用对象的属性设置等。
能识记多媒体信息采集、加工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方法。
3.操作能力
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、加工、管理、表达与交流等。
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,能简单的使用多媒体加工软件,并在VB环境中进行简单程序设计和调试。
能根据信息呈现需求,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,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、加工、表达、交流。
1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,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,发挥考试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。
2、试题贴近学生生活、贴近社会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。
3、试题测试目标明确、难易适当、题意简洁明了,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。
经综合考虑各地各校信息技术教材选用版本及教育教学实际,本次考试命题范围以非零起点信息技术教材(七、八、九年级)为主,兼顾零起点教材,重点考察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。范围包含以下模块:
模块一:信息与社会/信息安全
模块二:计算机结构和原理
模块三:网络基础
模块四:文字处理
模块五:计算机动画
模块六:电子表格
模块七:多媒体设计、制作、发布
模块八:网站设计与制作
模块九:机器人/程序设计
根据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,考试水平分为3个层次:A、了解,B、理解,C、掌握,各层次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:
A、了解:能正确的回忆、再现学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。即在记忆水平上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,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供材料中识别出学过的知识,或能按题目的要求复述学过的知识。
B、理解:指在了解的基础之上,正确领会所学知识的意义及知识的内在联系。要求学生不仅在表面上,而是要从实质上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。
C、掌握:指在理解的基础上,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或方法解决新情境下出现的简单信息问题。
内 容 | 了解 | 理解 | 应用 | |
模块一 信息社会/信息意识/作息习惯 | 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| √ | ||
理性认识信息价值、甄别筛选正确信息 | √ | |||
信息编码方式 | √ | |||
信息与信息社会 | √ | |||
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、道德和法律问题 | √ | |||
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| √ | |||
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| √ | |||
理性认识信息价值、甄别筛选正确信息 | √ | |||
信息编码方式 | √ | |||
信息与信息社会 | √ | |||
模块二 计算机结构和原理 | 信息的含义 | √ | ||
二进制 | √ | |||
计算机的特点 | √ | |||
计算机的发展史 | √ | |||
计算机的应用 | √ | |||
从外观上划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| √ | |||
存储器的容量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 | √ | |||
计算机的软件分类 | √ | √ | ||
计算机病毒的概念、特点、常用的杀毒软件 | √ | √ | ||
常用的功能键 | √ | |||
模块三 文字处理 | 文字的输入 | √ | ||
文字的编辑 | √ | |||
排版 | √ | |||
模块四 网络基础 | Internet的含义 | √ | ||
网络的分类 | √ | |||
网络的主要功能 | √ | |||
Internet的主要功能 | √ | |||
网页的浏览 | √ | |||
网上信息的搜索 | √ | |||
网络资源的下载 | √ | |||
申请电子信箱 | √ | |||
网上即时交流信息 | √ | |||
模块五 计算机 动画 | 动画的制作原理 | √ | ||
新建动画、添加帧、设置帧延时、添加关键帧、元件的创建及其使用 | √ | |||
使用Ulead GIF Animator的图像功能修改帧图像 | √ | |||
使用Flash制作动画(逐帧动画、补间动画、引导线动画、遮罩动画) | √ | |||
模块六 电子表格 | Excel窗口的组成 | √ | ||
工作薄的创建与保存 | √ | |||
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| √ | |||
数据的复制、移动、删除、查找、替换 | √ | |||
用公式计算数据 | √ | |||
用函数计算数据 | √ | |||
数据的排序 | 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宋体;color:#000000;font-size: | |||
学校地址:淮南市经开区啤酒厂路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