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道文化

谈加强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

2021-11-250

  一、孝道文化的概述
       孝从自然层面看,是子孙后代对祖先的敬畏,形成血缘的凝聚力;从思想文化层面看,孝是道德的本源,形成传统理念的综合性。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,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源远流长,丰富多彩。孝道既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理论基础之一,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。
       二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加强学生孝道教育的必要性
       (一)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。
       孝道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孝,是一个人善心、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。这种以血缘、亲情为核心、以家庭为基础的爱心不仅是个人道德的根本,而且是社会公德的根基。所以,孝,小可以帮助家庭保持和睦,大可以促使社会走向和谐。在社会传统道德滑坡的当下,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尤为重要。
       (二)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。
       中国社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,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。孝是家和的重要内容,父母生养子女,子女赡养父母是人自然的天性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当今家庭伦理关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,特别是近年来不孝敬老人、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。究其原因, 有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,但最主要的是当今无论是学校、家庭和社会,关于“孝道”讲得太少了,整个社会孝敬老人的氛围还不够浓厚,可以说是教育的缺失。 要改变这一现状,从学校教育做起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只有学生将孝道的合理成分内化为自己的修养,那么家庭才能和谐;而只有家庭和谐了,社会方能和谐。
       (三)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。
       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的孝道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,它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,以人为中心,以做人为目的。这是一种“成人” 而非“成才”的教育,这种教育是面向人生的,培养目标是完善的人格。我们今天需要的人才,是需要德、智、体、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,如果一个人,连自己父母都不爱,又怎么会指望他真心实意去爱他人?怎么会指望他真心实意地去报效祖国?孝道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一个重要和极佳切入点和出发点,对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基础性的。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善事父母,先爱其亲,才能推及于爱人,直到爱一切人。在践行对家、对社会的孝道之后,还要对民族、国家行大孝,这个大孝,就是爱国主义。加强孝道教育,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,培养他们自尊、自强、积极向上的品质,为最终成长为德、智、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下坚实的基础。
       三、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孝道教育的途径
       (一)创设良好的孝道教育氛围,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孝道的内涵。
       学校可以通过文化墙上的标语、黑板报、宣传栏等大力宣传孝敬父母的理念,可以通过学校课程、自编校本教材等宣传介绍我国孝敬老人的事例,如董永“卖身葬父,孝感天庭”、黄香“冬月温食, 炎天扇枕”、田世国“捐肾救母,感动中国”,这些事例可读性强,读后令人印象深刻,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。
       利用主题班会向学生推荐我国古代有名的关于孝道的典籍,特别是《孝经》,它的"开宗明义章第一"中,一开始就说:"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"从理论和实践上强调了孝的意义。另外,像东汉班昭的《女诫》,南北朝周兴嗣的《千字文》、清代朱用纯的《朱柏庐治家格言》、李毓秀的《弟子规》等,这些典籍里面都是既有孝道的教诲,也有为人处事的训诫,非常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。班级中还可以开展评选“孝顺好孩子”、“孝敬之星”等活动,创设尊老、敬老的良好风气,使学生消除孝敬父母中的不好意思、难为情等负面心理,形成正 常的积极健康的心态。通过以上举措,使学生在浓厚的孝的氛围中了解孝的内容,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,使中华民族孝敬美德在他们思想底蕴中生根发芽,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。
       (二)学科渗透,感动是尽孝心理的萌芽
       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智能的主阵地,也是养成良好品德的主渠道。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,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,创设有关家庭生活的情境,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,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或游戏中学会感动,懂得尽孝,受到孝道文化的熏陶。例如在学习语文课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时,让学生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,这种爱让被困的儿子坚定了他生存的信念。父亲挖了38小时,儿子等待了38小时,他们用共同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!这个的父爱怎能不令人感动,这样的父亲怎能不受到孩子的爱和孝顺呢?
又如:组织学生观看“我的成长经历”的课件短片,或交流各自家庭保存的自己孩儿时代的照片、录像,让学生从一个生活侧面知道从他们出生到蹒跚学步,从他们会玩耍到会做事,从他们会学习到会做人,每一个人成长的脚印,都刻印着爸爸妈妈无穷无尽的爱。
       另外,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、介绍古今中外有关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,也是一种自我教育、体验感悟的好形式。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受普通人、名人、伟人孝敬父母长辈的动人事迹,能够深化和巩固对孝敬父母长辈意义的认识。
       (三)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,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认知水平。
       班主任可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,如《我们如何孝敬父母》,通过参与讨论、交流,使学生学会理解父母、能够亲近父母、懂得关心父母。班级出版孝敬主题黑板报,孝亲敬老演讲比赛、征文比赛,校园亲子活动。充分挖掘身边“孝”的资源,引导孩子从身边开始,知孝敬意义,学孝敬礼仪,说孝敬故事,做孝敬事情,评孝敬行为,谈实践体会,使孝敬父母及老人的思想深入学生灵魂深处,变成他们内心的自觉行动。
       (四)关注细节,从小事入手播种才能收获习惯。
       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,从细节入手,从小引导学生学会做到:起床问声早、进门忙报到、出门打招呼、睡前道晚安、分别说再见、感激表谢意; 还有就是:就餐让座位、吃菜让佳肴、看电视让频道、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。道德情感需要积累,规范行为需要培养。孝心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人手,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心引导,久而久之,尊敬父母,孝敬长辈,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。
       (五)与家庭联手,共同进行孝道教育。
       目前,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,但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,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。因此,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充分利用家长学校,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。要让家长改变家教观念,改变过去随意打骂训斥孩子或宠得过分、爱得过浓的行为。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,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、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。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,培养他们自强、自主、吃苦耐劳的精神。要让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。配合学校开展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家长应负的社会义务和责任,家长不仅做好“父母”本身应做的教育工作,而且应该经常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,只有这样,才能使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,产生最好的效果。
       (六)孝心要取得实效,贵在形成制度,持之以恒。
       小学各学科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孝心内容。教师要根据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和《品德与生活(社会)课程标准》有关孝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,坚持利用品德与生活 (社会)、班队会、晨会、德育实践活动及各学科教学,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孝心渗透。学校要组织相应的孝心教学观摩课,开展教学研究,提高教学质量。学校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孝心的校本课程资料,便于教师参考操作,克服孝心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。学校除了平时坚持对学生进行孝心引导外,还可以开展一些践行孝心的活动,并结合平时的相关节日和纪念日,把孝心从家校延伸到社会,如组织学生分批到社区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等。通过形成制度、督促践行、表彰先进、持之以恒,把孝心活动不断引向深入,必能让孝道在学生心开花结果。
       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加强孝道教育,是完全符合党的"育人为本,德育为先"的教育方针的,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表现,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理想、重道德优良传统的继承,是促进社会和谐、民族进步、国家稳定的有力措施。因此,在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加强孝道教育,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。

相关新闻
孝道文化
淮南文汇学校
联系方式
接待室电话:0554-21213010554-2661105
电子邮箱:564816803@qq.com

学校地址:淮南市经开区啤酒厂路58号

微信公众号
  • 淮南文汇学校
  • 淮南市文汇女子职业学校
  • 文汇幼儿园
  • 淮南文汇学校

    淮南文汇学校